首页 本院概况 师资队伍 规章制度 教学科研 党建工作 学风建设 合作交流 就业创业 资料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
热门文章
推荐文章
文明映月,聚力成长 --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“文明映月,聚力成长”征文比赛
发布时间:2025-10-16 10:15:01

文明映月,聚力成长

--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“文明映月,聚力成长”征文比赛

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倡导文明新风尚,同学们用文字捕捉身边的文明瞬间,感悟文明的精神内涵,展现文学才华与思想深度。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251015日开展“文明映月,聚力成长”征文比赛活动,参加本次活动的为学院部分学生。

本次活动是搭建展现文学才华、抒发文明感悟的平台,以文字深化对文明的思考,营造浓厚校园文明氛围。文明是成长的基石,文字是思想的载体。同学们以认真的态度、深刻的思考,用文字诠释对文明的理解,在创作中感悟成长。让我们以笔为桥,传递文明力量,书写文明成长篇章。

以下是“文明映月,聚力成长”征文比赛获奖名单

一等奖

通信24-1 刘欣然

物理24-2 陈筱笛

二等奖

物理25-3 王婧琪

物理24-1 崔子怡

物理24-2 瞿欣然

三等奖

通信24-1 郭梦姗

科教25-1庞新航

科教24-1 刘博

物理24-1 李越

信工24-1 陈冉


通信24-1刘欣然征文

文明如光,照亮成长征程

当夜幕降临,一轮明月悬挂在深邃的天幕,清辉洒遍大地。月光无言,却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照亮前路。这让我想到了“文明”——它如同这轮明月,看似无声无息,却深深根植于我们的生活,滋养着个人的品格,凝聚着集体的力量,更引领着时代的成长。

文明,是个人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基石。它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概念,而是体现在举手投足间的细微之处。记得有一次,我在校园里看到一位同学弯腰捡起被风吹落的废纸,轻轻放进垃圾桶;在公交车上,有人主动为老人让座,笑着说“您坐”。这些小小的举动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如月光般温暖。正是这些日常的文明行为,让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、承担责任、懂得共情。就像小树在月光下汲取养分,我们在文明的浸润中逐渐褪去青涩,成长为有温度、有担当的人。

文明,更是凝聚集体力量的纽带。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,但当无数人践行文明,便能汇聚成磅礴的能量。去年,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“社区清洁”志愿活动。起初,只有几个人积极响应,但当大家看到有人主动擦拭公共设施、有人耐心劝说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时,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进来,甚至有居民也拿起工具和我们一起劳动。汗水浸湿了校服,却让整个社区变得干净整洁。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,文明就像一根无形的线,将原本分散的个体紧紧相连。在班级里,是同学间的互相帮助、包容理解;在团队中,是成员间的分工协作、彼此信任——正是这些文明的凝聚力,让集体充满活力,让每个人在共同成长中收获归属感。

放眼社会,文明更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光芒。从“光盘行动”成为餐桌上的共识,到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生活;从网络空间里的理性发言、友善交流,到公共场所的秩序井然、互相礼让……这些社会层面的文明风尚,如同明月的清辉,照亮了整个时代的前行之路。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,更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提供了健康、向上的环境。在这样的氛围中,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,更懂得了如何与社会、与自然和谐共生,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建设者。

月光有阴晴圆缺,但文明的光芒却可以永恒。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守护、用行动践行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,我们既是文明的受益者,更应是文明的传播者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:不乱扔垃圾、不随地吐痰,对人友善、乐于助人,在集体中主动担当、团结协作。当无数颗文明的“星辰”汇聚,便能点亮如明月般璀璨的光芒。这光芒将照亮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之路,更将凝聚起整个社会的力量,推动我们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物理25-3 王婧琪征文

狮城师院记

文明月光下铸就成长南川楼的风缓缓拂过千年运河,铁狮的守望凝结了古城的厚重。在河北沧州这片兼蓄武魄与文风的土地上,沧州师范学院如同一片思想的沃土,孕育着未来的播种者。文明在这里不是抽象的理论,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且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是“知行合一”最生动的展现。它藏于师院生活的细微处,等待我们以一颗崇敬之心去发现和感悟。

有序的日常每日清晨,学校食堂总是一天忙碌的开始。人群熙攘,我却总能看见那样一道安静的风景线——在窗口前,同学们自然地排成一条蜿蜒却有序的队伍。没有喧哗,没有推挤,只有默默的等待。更让我动容的是,一位同学在匆忙中不慎将书包碰倒了旁边的椅子,他没有立马走开,而是停下,主动将椅子扶正并放回原处,同时向受影响的同学传递出歉意的目光。那份歉意的眼神,是内在“诚信”与“和谐”观念的彰显。我们正将沧师人骨子里的“精气神”,化为未来教师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的日常修行,从而在细微之处塑造师者的风范。

无声的礼让正午的图书馆,是思想交流的安静场所。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书页上,只听到翻书声。一位需要查阅书架顶层文献的女生,尝试多次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书。此时一位高个子女生走近,她没有说话,只是以手势示意,然后帮忙取下书籍。整个过程安静而和谐,展现出无需言语的自觉行动。这种自觉行为,体现了文明的深层内涵。这时那沙沙的翻书声是这里最响亮的乐章,奏响文明之歌。文明的深度,正在于这份无需提醒的自觉。

温暖的守护傍晚的校园,随着灯光渐亮而显得宁静。一位保洁人员正在清理地面上的口香糖残留,看起来很困难。此时一名女生路过,立马停下脚步,从包中取出风油精和纸巾,并上前向阿姨提出建议,然后又蹲下帮助阿姨清理污渍。在渐沉的暮色里,那一盏路灯,将两个身影,拉成了校园里最温暖的画卷。未来,我们也将走上三尺讲台,守护每一个纯净的童心,今日对校园的这份温情守保护,正是明日师者仁心的最初淬炼,助力我们的成长。

铁狮默默见证着历史文化的延续,师范学院的杏坛则培育着文明的未来。校园中散落的文明行为,如自觉排队、轻声交流、俯身协助等,共同汇聚成沧州师范学院独特的精神风貌。当万千微光汇聚成天上映月,我们的校园,我们的社会,必将成为一片更加明亮、温暖的文明之海。在文明月光的照耀下,我们应将其内化为心中的灯塔,为我们的成长之路指明前进方向,铸就我们的成长。


活动以文载道,让每一篇文章都成为传递文明力量的媒介,既为学子提供展现思想深度与文字才情的空间,也通过创作过程引导大家主动思考文明对成长的赋能作用,进而让成长的轨迹因文字而更显清晰。相信物信学子定能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字才情,以笔为媒传递文明温度,以文字沉淀成长感悟,为校园文明建设注入鲜活力量,书写属于青春与文明的精彩答卷。


版权所有:沧州师范学院-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

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