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节:那个管你最狠的人,其实爱你最深
人有三命:一是父母所生之命,二是老师再造之命,三是自己创造的命运。
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,是因为在人生的路途中,老师像一盏明灯,熬了自己的生命,带给我们启迪,在迷茫时,又带给我们光明和希望,指引我们不断前行。
都说:树高万丈不忘根,人若辉煌莫忘恩。
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,都应该饮水思源,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辛苦耕耘。
明天是教师节,感谢我们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,是他们对我们传授知识,更教会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与可贵的品质,让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。
父母,是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师
父母,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;家庭,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。
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,从牙牙学语到伶牙俐齿,从懵懂无知到学会为人处世,感谢父母辛苦经营和谐、健康的家庭氛围,耐心教育我们,默默守护我们,做我们第一任的引路人。
董卿在多个场合说过,她最感谢的就是在她小的时候,父母让她养成了看书的习惯。
小时候,董卿被父亲称为“马铃薯”,不许她把时间都花在穿衣打扮上,“马铃薯再打扮也是马铃薯,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。”
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,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语、古诗,再背下来检查。
上了中学,父亲每天会给她开书单,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,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。
直至今日,无论工作多繁忙,董卿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读书,风雨不改。
她说:“如果我几天不读书,会感觉像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。”
董卿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,但是如今却无比的感谢父亲。
古人讲: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”
父母,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“老师”,深刻影响着孩子长远的发展。
对孩子严厉,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,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忍着疼,才能为孩子的人生方向摆正帆,指对路,孩子以后才能走得更顺更远。
老师,生命中的第二个转机
“三尺讲台,三寸舌,三寸笔,三千桃李;十年树木,十载风,十载雨,十万栋梁。”
除了父母,老师是我们在这世上的第二个转机。
是老师,对我们传授知识,为我们打开万千世界的大门;是老师,在我们迷茫彷徨时,不辞辛苦,对我们循循善诱,引入正途,燃起我们对未来的希望。
电影《老师·好》里于谦饰演的苗宛秋老师,就是一位改变了学生命运的老师。
为了彻底纠正班风,苗宛秋老师对学生间的不良行为,比如烫发、口红、收音机、武侠小说、霹雳舞……一律封杀,严厉抵制,毫不留情。
学生们非常讨厌苗老师,甚至给他取了个外号“苗霸天”。
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近人情,严肃古板的老师,却惹红了很多人的眼眶。
学生住院动手术,他号召同学们捐款救助,并且养家糊口都很困难的他,二话不说拿出了一个月的工资。
在电影的最后,每个学生都改变了当初吊儿郎当的模样,那个让学生们又恨又怕的老师,改变了一群孩子的命运。
直到这个时候,同学们才恍然大悟:原来那个管你最严的老师,爱你最深。
好的教育,必然是宽严相济、奖惩分明的;好的老师,必然是管教同步、严慈同体的。
读过这样一句话: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,孙悟空一辈子都是泼猴。
老师的严厉,其实是为孩子着想。在成长的路上,能有一位严厉的老师,是一件幸事。
老师,谢谢你们,带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,帮我们塑造灵魂,塑造生命,塑造成为更好的人。
贵人,指引我们不断前行
当我们步入社会后,依然会遇到很多“老师”,
他可能是在你迷茫不知所措时点醒你的人,可能是手把手教你的前辈上级,可能是在你落入低谷时鼎力相助的朋友......
幸亏有他们的“斗胆”批评,你才能不迷失方向,少走许多弯路。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,他们点醒了你,你才能获得进步和成长。
著名画家黄永玉非常欣赏曹禺先生年轻时创作的《雷雨》、《日出》和《原野》,里面的许多台词都能背下来,但他很不满意曹禺在晚年的作品。
后来,他给曹禺写信,直言道:“你心不在戏里,你为势位所误!”
令人称道的是,曹禺受到这样尖锐的批评之后,认真反思,给黄永玉回了一封长信,表示:
“你射中了我的要害”,“你鼓励了我,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……我浪费了‘成熟的中年’,到了今日这个年纪,才开始明白。”
后来,曹禺还将黄永玉的信装裱起来,作为对自己的警示。
正如《小王子》中说的那样:“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,他们原本可以不那么做的。”
在我们的生命里,贵人对你一针见血地挑毛病,敢直言不讳地批评你,是一种福分。
谢谢你们,生命中的贵人,指引我们走向更好的人生。
明日教师节
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
带领我们不断前行
指引走向更好的未来
没有您
就没有今天的我们
谢谢您
教师节快乐!



